2024年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刷題練習題(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載聲明】
1. 本站全部試題類文檔,若標題沒寫含答案,則無答案;標題注明含答案的文檔,主觀題也可能無答案。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2. 本站全部PPT文檔均不含視頻和音頻,PPT中出現的音頻或視頻標識(或文字)僅表示流程,實際無音頻或視頻文件。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3. 本頁資料《2024年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刷題練習題(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戶(wenku818)主動上傳,其收益全歸該用戶。163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該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傳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163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4. 請根據預覽情況,自愿下載本文。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5.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閱讀器,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4年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刷題練習題Word版,含答案 2024 年高 上學 語文期末 復習 文學 文本 閱讀 練習題 Word 答案 下載 _選擇性必修下冊_部編版_語文_高中
- 資源描述:
-
1、2024年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刷題練習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拓印畫里的美金岳清在松陽,我總覺得自己醉了。那些日子,整個松陽都在蒙蒙煙雨中沉浮。那些青山白霧、黃墻翠竹,總在我眼前不斷變幻。我還記得那松陽白老酒,還有包裝盒上的拓印畫。我們那天是坐車上的出。來時有小麗,山上大霧彌漫。下車時看到一個木牌:松莊。四周全是山(松莊就在山底,一條小溪環村,仿佛是輕輕一摟,便把小山村摟在懷中。小溪兩邊,老屋傍水而建,黛磚黑瓦,青山碧水,那色調寧靜、恬淡,有一種獨特的意韻。屋內泥墻上掛著許多畫,我在一幅拓印畫前駐足良久。畫面僅盈尺,上面有黑乎乎的四個手??;四個大拇指上居然用黃色顏
2、料點綴成四個神態各異的鴨頭,或驚呼,或疑惑,或恬靜。上方是一只被驚起的肥大白鵝;白鵝右側散落著凡只稚態可掬的小鴨。這一下,畫面活起來了。似乎來了危險,白鵝先受驚,揚頭振翅欲飛,下面一只黑鴨聞風呼喚自己的孩子,另一只卻一臉懵懂,而小鴨們仍然悠然自得,實在是意趣盎然。我想,這么有創意的作品,應該出自某位藝術家之手,但畫上的落款寫得歪歪扭扭。有人從旁介紹,作者是隔壁的村民葉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屋主人指著邊上的一張照片:“喏!就是她?!彼┲Х壬弦?,黑色褲子,頭頂已是白發,兩條粗大的麻花辨子卻黑得發亮,眼睛笑成了一條縫。主人說,葉奶奶每天早上四點多去田頭勞作,每年五月份開始赤腳,一年四季喝自家做
3、的端午茶。她是個爽朗熱心的人,隔三岔五給鄰居們送一把豆角或者莧菜,所以人緣很好。葉奶奶熱愛拓印畫,用手掌拓,用手指拓,用腳掌拓,也用蔬果拓,青椒、土豆、菜心、檸檬、蘋果再看墻上,我被另一幅色彩豐富的拓印畫吸引住了。那是一個粗糙的瓦罐,里面插著一把搖曳的山花,紅的、黃的、紫的,重重疊疊,散而不亂,枝干纖細,花朵肥大,每一朵花都是抽象的,但簇擁在一起的花,又似乎構成了一朵更大的花。我受到了感染,似乎聽見了畫里的笑聲和歌聲。那笑聲與歌聲一浪一浪地涌過來,使我陶醉。我還沉浸在想象中,主人輕輕拉了我一把,用手指指另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赤膊的老人,坐在自家門前,古銅色的皮膚,頭發花白。主人說,這位葉阿公
4、更年長,今年八十多歲了。那天主人請村里人來作拓印畫,葉阿公來了,從山上摘了茶葉,拓了四幅作品,分別表現山村的春夏秋冬,一鳴驚人。我一邊聽,一邊品味墻上的畫。不得不佩服葉阿公,這些葉子在他的手中千變萬化,形態、疏密、層次、色彩、方向,無不恰到好處。這紛紛落葉昭示著四季更迭,昭示著自然的法則,也流露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氣息。邊上的另一張照片里,葉阿公正用一雙蒼老的手,把蘸滿灰藍色顏料的茶葉壓在赭色的畫紙上。那種自如、隨性、胸有成竹的樣子,儼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鄉村藝術家。出門時,我看見葉奶奶充滿意趣的拓印畫被印在松陽白老酒的包裝盒上。這對老人來說是莫大的幸福。我想,創造美的人是幸福的。在這小山村里,
5、老人們老有所樂,他們熱愛美,創造美,幸福著自己,也幸福著別人,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5.下列選項中,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3分)A. 彌漫(m) 恬靜(tin) 簇擁(c) 黛磚黑瓦(di)B. 意韻(yn) 懵懂(mng) 更迭(di) 稚態可掬(j)C. 駐足(zh) 粗糙(co) 儼然(yn) 意趣盎然(ng)D. 點綴(zhu) 搖曳(y) 昭示(zho) 隔三岔五(ch)16.文章第段說“在松陽,我總覺得自己醉了?!闭埥Y合全文解釋作者因何南“醉”。(3分)17.賞析第段中畫線語句。(5分)18.分析文章描寫葉阿公的作用。(6分)19.下列對作品的概括與分析,
6、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A.文章題目“拓印畫里的美”中的“美”,既指富有生活情趣的意趣盎然之美,也指昭示著自然法則的意蘊深厚之美。B.文章第段“但畫上的落款寫得歪歪扭扭”一句中的“但”字將畫面的充滿意趣與落款的不工整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在驚訝之余對畫作作者的輕視態度。C.文章第段結尾“我受到了感染,似乎聽見了畫里的笑聲和歌聲”一句,表現出作者陶醉在畫作之中的情狀,照應文章結尾老人們創造美并幸福著自己和別人。D.作者在松陽美景中邂逅松陽老人們意趣盎然的拓印畫,他在敬佩老人們繪畫技藝的同時,也被他們獨特的生活態度深深打動。E.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啟示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不要忘記尋找生活中的情
7、趣,掌握一些繪畫、書法等藝術技能,能夠為自己開拓更多的謀生渠道。五、(2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敬畏古跡柯英天地間,有一些東西永遠讓人敬畏。盡管時光遠去,盡管留在大地上的只有幾座土丘、一地瓦礫,但那些掩隱在歲月深處的信息,依然觸手可及;那些古跡仿佛是古代派往今天的使者,不得不讓我們遙遙拱手相揖。在河西走廊,腳下的每一片土地,似乎都能給你講述一段歷史,甚至你無意間踢翻的一塊石板、不經意踩踏的一片骨頭、偶爾遇見的一棵老樹,可能曾經都演繹過一段傳奇,見證過歷史的風云突變,只是這些故事我們不知道罷了。對殘存于大地上的古跡,我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敬畏。童年時代,村小學有一堵老墻,版筑的,比
8、房子還高。每次經過,我都感到忐忑不安,平常一個人根本不敢到它的下面去玩,那些久經風吹雨淋日曬的泥土,似乎與別的泥土不同,里面藏著讓人不可捉摸的東西。后來懂事了,才從老人們的閑談中隱隱約約知道,這堵墻的確不同尋常,原先就是村莊的城墻,不知建于什么年代,一代代不斷加固,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其間歷經無數次戰爭的洗禮,無數人在這堵墻下走完了一生,無數事在這堵墻下留下了痕跡,這一堵墻承載了村子那些遙不可知的歷史。這是我最早感知的歷史古跡。除這一堵古墻外,我感覺村子里好多地方都令人敬畏,我的身體仿佛是一件考古探測儀,一靠近那些古跡,如一座古橋、一棵枯樹、一個老宅子、一座老戲臺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只要
9、是獨自走過去,總會條件反射般發怵,憑空想一些很久遠的事情,想起已逝的爺爺奶奶或更多作古的人。這可能是許多農村孩子最初的鄉村記憶。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枯樹的短文,記述了童年時與一棵枯樹的故事。一棵百年楊樹,就長在我家老宅子后面,樹心已經朽爛成一個黑洞,可是枝葉依然每年春榮秋凋。老人們都說這樹“成精”了,告誡孩子們輕易別去攀折。偏有那頑皮的孩子不信邪,鉆進樹洞捉迷藏,爬樹玩耍,結果常有孩子在玩鬧中受傷,這棵樹就被傳得越發神乎其神了。后來,老墻、老宅子、枯樹等被拆除了,它們消失了,全新的村莊讓我們沒有了畏懼,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舊事物竟成了一種難以割舍的懷念。時空中總有一些我們難以洞悉或無法捉摸的東
10、西,因為難以把握,所以懷揣敬畏。這份敬畏不是對神靈的膜拜,而是對那些過去了的人和事的尊重,是對歷史和歷史文明創造者的敬重。20多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北涼建都的建康古城(俗稱駱駝城)前,面對這座荒涼、破落而空空蕩蕩的古城,內心壓抑得不知道說什么好。雖然我們無法探究它的過去,更不知道它的滄桑與榮光,僅僅掰著手指數一數1600多年的歲月,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讓人無端地心生敬畏。探幽。覽勝。想象?;虿软懸黄瑵h墓便和陶罐上寂寞已久的人聊聊那時風俗或能找到飲泣黃沙的莊園走進去看看他們的生活方式或能握一握西涼王的短劍一個破碎的歷史汗涔涔攥在手里這是我那個年齡寫得最有感覺的一首詩中的句子。盡管后來多次去過
11、這座古城遺址,但永遠也找不到最初的感覺了。我相信,能讓自己感懷的詩歌都是思想得到了恰當的表現。這種感覺始終伴隨著我對古跡的探尋。我曾數次踏進過天城石峽之側的居延古道,這是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流沙滾滾,枯山兀立,高處山頂上一座座烽燧獨立蒼茫,依然執著地守望著遠逝的狼煙。古道旁一座傾頹的石頭房子,依然訴說著曾經的人間煙火。在僅容一輛老牛車通過的山石間,石壁上一邊鐫刻“煅石開路”,一邊鐫刻“石門”。鐫刻的時間是道光年間八月,題字者為高臺縣毛目知事王世琳。這件事讓我這個后來者揣摩再三,時不時會遐想:一輛馬車沿著山峽間曲折的古道逶迤而行,叮當叮當的馬鈴聲回蕩在山谷中,一個官員和幾個隨從穿行在悠遠的時空中
12、,興之所至,為后人留下了這樣一個值得回望的文化遺址。事實上,這條史冊上被稱為“居延古道”的通道,開辟時間遠遠早于道光之前。2000多年前,這條古道就是強大的匈奴大軍躍馬揚鞭進出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公元前121年3月,驃騎將軍霍去病第二次出征匈奴,便是從隴西、北地出發,沿龍城古道一路追擊,匈奴軍隊狼奔豕突,從這條峽谷逃向河西走廊,霍家軍一直追殺到祁連山,一舉蕩平盤距居延河西走廊數十年的匈奴,由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匈奴悲呼:“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贝┬性诠诺?,耳畔風聲呼嘯,如泣如訴。北地的風精力充沛,想象力豐富,把沙丘隨心所欲地堆積成各種模樣,把石壁雕
13、塑成宮殿樓閣,真乃鬼斧神工一般的造化。思緒時不時穿越千年,警惕著,生怕驀然間從哪個山坳里冒出一支匈奴的鐵騎,金戈鐵馬踏破一方寧靜。這些事物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遙遠得無法用時光來衡量,卻又分明是一條時空隧道,穿行其間,聆聽著歷史的車輪吱吱呀呀地碾過,感受著古時文臣武將穿越戈壁大漠的興嘆,我們似乎置身于一部歷史劇的場景中,客串著一個個不起眼的角色。風沙湮沒了過往的痕跡,靜寂取代了曾經的熱鬧,但歷史的車輪從這里走過,這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事實。古道依然,人已泯然,明月依舊,世事滄桑。一個地方興衰榮枯的歷程依舊在時空隧道中回蕩??茖W的進步令人與自然之間的諸多神秘揭開了面紗,同時也讓現代人淡化了對天地萬物
14、應有的敬畏。今天的文明是由一代代人累積而成,也是一代代人傳承和創新的結晶。一個不懂得尊重歷史的民族會妄自尊大,一個漠視過往的民族會失去成長根基。不要忽略那些留在大地上的古跡,那是我們的先祖生活過的蹤跡。16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A.瓦礫l承載zi發怵ch拱手相揖yB.烽燧su傾頹tu膜拜m汗涔涔cnC.鐫刻jun遠遁dn遐想xi不可捉摸mD.泯然mn湮沒yn驀然mu逶迤而行y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A.文章以“我們”的視角切入,在行文中間以“你”“我”等人稱,有利于展開作者和讀者的交流和對話。B.讓作者敬畏的不僅有河西走廊的石板、骨頭、老樹,
15、還有他生活過的村子里的古橋、枯樹、老宅子、老戲臺等。C.村子里那些老墻、老宅子、枯樹被拆除,全新的村莊讓“我們”心懷喜悅,但“我們”也因此就沒有了畏懼。D.作者在面對荒涼、破落、空蕩的建康古城時,內心受到震撼的同時也感到無奈和遺憾,這才創作了一首詩。E.文章卒章顯志,告誡人們一個民族不要漠視過往,一定要尊重歷史,只有這樣才不會妄自尊大,才能擁有不斷成長的根基。18結合全文,概括“讓人敬畏”的古跡的特點。(4分)19 請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20這篇文章題目是“敬畏古跡”,作者為何要花大量筆墨來寫“居延古道”的歷史?(5分)五、(2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遠在眼前韓小蕙太姥山,雄臥
16、于中國東南大陸最頂端處,屬福建省福鼎市,因太姥娘娘而得名。傳說當年太姥娘娘帶著村姑們種蓼藍、植白茶,富邦強民。閩人感念其恩澤,將藍姑奉為太姥娘娘,各種祭拜、大禮、奉祀連綿數千年。歷代不乏歌頌功德的詩文,如孟豐敏太姥娘娘賦:“夫何太姥之莊兮,澹嫻兮若云海之豐盈。披虹霓之玉顏,瑩瑩兮若瓊瑜之秀嫣”是了,賦之美,將太姥娘娘描繪成衣袂飄飄的仙女。然則事實是,太姥娘娘乃篳路藍縷的開閩先民代表,克服艱險、開墾荒嶺,種蓼藍,植白茶,越過千條閔水,飛躍萬重閩山,助力華夏“黍、稷、麥、菽、稻”的五谷豐登,將中華農耕文明推上了一個新高度。我來到太姥跟前,虔敬地看著她的手掌,那上面似滿是一條條血痕,層層疊疊的老繭下
17、面,露出星辰一樣密布的血泡。千古蠻荒,滄海桑田,那些一馬平川,那些千里良田,那些高樓大廈,那些上天入地,那些金融特區,那些水壩電站,那些衛星飛船,那些電腦手機都是“種”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哦。太姥深深點頭,緩緩道:“我雖年老,不能再開路搭橋,但我還能站在這里,給航船做標,為祖國守門?!痹谶@里為中華守大門者,亦多矣!遠的不說,自明以來,戍邊守疆,抗擊倭寇,驅除韃虜,收復臺灣,血戰英軍,保衛定海,一場場與外敵的殊死鏖戰,殺出了太姥山的英雄兒女程伯簡、張鑾三、陳紅花(女)、王建楠,張朝發。陳紅花不幸為敵所擒,堅貞不屈,寧拔刀自刎也絕不茍活。張朝發率領幾百將士,拼死迎擊26艘進犯的英國軍艦,雖艦不如夷,
18、炮不如夷,然保家衛國的吶喊聲氣沖云霄,“只許堅守,不許后退”,直至以身許國,戰死疆場!烏云低垂,驚濤拍岸,見證著前人、激勵著后輩。直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中,太姥山的子孫們始終追隨著前輩先烈的腳步,留下了一個個浴血御敵的身影“取義成仁,丹心炳照”,這是太姥山后人對先烈的尊奉。大東海滔滔,每當朝陽從東天升起,第一縷陽光都是先照亮這八個大字;太姥山巍巍,每天晚霞告別大地的最后一道霞光,也一定要吻別這八個大字。這八個大字,不僅高懸在用漢白玉修建起來的英烈義冢上方,亦鐫刻在福鼎人民的胸膛上。這是他們最熾烈的情感表達,天天有人來照拂,日日有人來憑吊,逢重大節假日和紀念日,更是扶老攜幼,呼鄰喚友,
19、前來拜謁、祭奠、緬懷、講述、宣誓,誓要把太姥山的血脈和精神,一代代澆灌、傳承下去,這是他們世世代代最要守護的珍寶!有大海就有高山,有武將也一定缺席不了文人。這些人里面,最著名的當屬朱熹,這位昔日名震朝野的“帝師”,為避政治迫害與奸臣追殺,一路南奔,棲棲惶惶,直至遠遁在福建的崇山峻嶺中,大有“舉頭何處是中華”的無望,人生似乎走進了再也見不到天日的黑洞里。孰料就在那至暗時刻,是太姥山張開了寬闊的雙臂,將他迎迓在溫暖的懷抱中。湜湜綠水,洗去了蒙在朱子心頭的塵垢;綿綿青山,驅逐了壓抑在朱子頭腦里的憂憤;大海遼遠無垠,開闊了朱子處江湖之遠的家國胸襟。浪濤聲聲,鳴鏑聲聲,學子們遽爾聚來的問學聲聲,重新振作
20、起了朱老夫子的學問境界。偉人之“偉”,并非永遠昂首闊步地一往無前,而更在于能在逆境中迅速修復自己的傷楚,重新高昂起不屈的頭顱,登高望遠,去完成歷史托付的重任。朱熹從未想到,自己竟還能在太姥山完成中庸一書的重校與注釋。還留下了一座石湖書院,澤被遠在天邊的八閩弟子們,致“理學中的閩派,歷元明清三代而不衰。前清一代,閩中科甲之盛,敵得過江蘇,遠超過浙江”(郁達夫語)。是的,至此我方才頓悟,為什么走在太姥山樹茂林密的小道上,忽一陣炊煙的背后,就會閃出一座文氣森森的漢家寺院。一甩頭,猛然間就看見一座熟悉的中華式七級浮屠,高聳在雄崛的山峰之上;而身邊觸手可撫的,則是一座座由巨型條石、塊石、鵝卵石修筑的明清
21、古城堡和炮臺,它們的姓氏也都是“中華”“中原”“中國”“華夏”“炎黃”。就連頭頂上不時掠過的喜鵲、麻雀、野雉、中華鷴,乃至不知名的各種山雀與飛蟲,也似都在嘰嘰喳喳地念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必須綴上一筆的是,“中華鷴”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的體型比野雉大,黃喙,紅臉,漆黑披肩發,渾身白羽上有著褐色和黑色的、前衛畫家們最愛用的規則與不規則相結合的條紋,再綴著兩條二尺多長的、飄飄逸逸拉風的大翎尾,可真乃“中華神鳥”是也!它一點兒也不怕人,儀態萬方地來到我們面前,優雅地食用我們投下的花生米,吃相可圈可點??梢?,它是見過大世面的,同時亦能顯見太姥山群
22、眾對它們是多么的珍愛。這神奇的太姥山?。ㄟx自散文百家2022年第4期,有刪改)16下列文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蓼藍(lio)奉祀(s)戍邊守疆(sh)B虔敬(qin)義冢(zhng)殊死鏖戰(o)C熾烈(zh)虹霓(n)棲棲惶惶(x)D衣袂(ju)拜謁(h)遽爾聚來(j)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篇盛贊太姥娘娘的恩澤,并以賦為證,但第二段又講她是開閩先民代表,這在行文上有前后矛盾之嫌。B文章第3段太姥娘娘的“為祖國守門”的話承上啟下,引出下文一系列“為中華守大門”的英雄兒女、太姥子孫的事跡。C文章講述朱熹隱居此地后,重新振作并教徒授
23、業澤被八閩的事,是在說明福鼎天姥是個治病療傷的好地方。D文章題目中的“遠”字是說太姥山地處之遠,“眼前”則是指自己不僅身處太姥山中,而且親身感受太姥的博大與深邃。E閩山閩水孕育了智慧勇敢的閩人和頗有影響的閩派文化,而閩派文化不僅造就了“閩中甲科之盛”,也進一步弘揚了中華文化。18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4分)20 有人說,文章的第8段與文意不緊密,可以刪掉。你同意嗎?為什么?(6分)20文中“取義成仁,丹心炳照”,對這句話你有何感悟,請試做闡述。(6分)(上句出自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卞句出自南宋劉黻的“丹心炳炳照白發,力扶國是消民愈”。)五、(
展開閱讀全文
鏈接地址:http://www.630-632rhodeisland.com/p-748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