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2019)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近現代史 課件48張.pptx
- 【下載聲明】
1. 本站全部試題類文檔,若標題沒寫含答案,則無答案;標題注明含答案的文檔,主觀題也可能無答案。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2. 本站全部PPT文檔均不含視頻和音頻,PPT中出現的音頻或視頻標識(或文字)僅表示流程,實際無音頻或視頻文件。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3. 本頁資料《統編版(2019)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近現代史 課件48張.pptx》由用戶(wenku818)主動上傳,其收益全歸該用戶。163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該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傳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163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4. 請根據預覽情況,自愿下載本文。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5.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閱讀器,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統編版(2019)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近現代史 課件48張 統編 高考 歷史 一輪 復習 溫習 中國 近現代史 課件 48 下載 _第一輪復習_高考專區_歷史_高中
- 資源描述:
-
1、統編版(統編版(20192019)高考歷史一輪復習)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近現代代史時段特 征近代1840-1949政治社會轉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不斷侵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中國人民不斷奮起救亡圖存。經濟西方工業文明不斷入侵,自然經濟走向解體,洋務資本、民族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生活的近代化思想文化學習西方(西學東漸),歷經器物-制度-文化,由學習資本主義到學習社會主義,思想不斷解放現代1949-今政治新中國成立,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提高社會主義
2、國家治理能力,實行“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政策,港澳回歸,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取得一些列外交成就經濟從借鑒蘇聯模式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啟和深化改革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思想文化馬克思主義不斷中國化,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行“雙百方針”,文藝、科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中國近現代史復習【總體特征】第一、近代以來的政治制度演變和國家治理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近代以來 中國的官吏選拔與管理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一、共和而不民主北洋時期政黨政治的嘗試(1
3、9121928)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是如何體現“共和”和維護共和的?政權名稱開明宗義,叫“民國”;國旗為五色旗,體現“五族共和”;以民國紀年取代年號紀年,否定君主專制。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主權在民、天賦人權、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1.創立共和南京臨時政府(2)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臨時約法確立責任內閣制;中國經濟結構與階級關系復雜。近代西方政黨政治的影響;政黨政治的嘗試:(1)特點:黨派多,政治分野明顯,是競爭型的政黨政治;參與政治活動積極,崇尚議會制;政黨政治不成熟,政爭激烈,甚至發展為武裝斗爭。一、共和而不民主北洋時期政黨政治的嘗試(19121928)2、破壞共和北洋政
4、府政府政黨政治: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包括各國政黨為實現其政綱和主張而展開的一切政治活動和斗爭。近代中國政黨政治的嘗試開始于辛亥革命后。政治:長期封建專制統治的影響 經濟:小農經濟占主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 文化:傳統思想根深蒂固 我國在民初還不充分具備培育民主政治的土壤(3)概況:1912年8月1913年10-11月1913年春1913年7-8月1915-1916一、共和而不民主北洋時期政黨政治的嘗試(19121928)2、破壞共和北洋政府政府北洋政府時期,政黨政治為什么會失???北洋政府時期,政黨政治為什么會失???國民黨成立;選舉獲勝,宋負責組織責任內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政
5、黨政治名存實亡袁就任正式大總統;解散國民黨復辟帝制“軍政”(1924年國民黨一大-1928年東北易幟):是指在國民黨的領導下,“用兵力掃除國內之障礙”,“促進國家之統一”?!坝栒保?928年1948年):是指“軍政”統一全國后,需在國民黨的領導下,“以黨治國”,培養、訓練合格官員以實現地方自治,訓練人民使用民權和承擔義務,發展“工商事業”、“開發富源”?!皯椪保?948年以后):指“還政于民”,“依憲法行全國大選舉”。二、假共和,真專制南京國民政府的一黨專政(19281949)1、理論背景:孫中山設計的“革命程序論”,中國的民主革命要經過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2、國民黨的專制統治:違背了
6、孫中山“主權在民”的初衷;實質上是剝奪人民權利的一黨專政。從“訓政”到“憲政”制憲國大:1946年11月至12月在南京召開的以制訂中華民國憲法為中心議題的國民大會。行憲國大:1948年5月,“國民大會”召開,正式實行憲法,選舉蔣介石、李宗仁為總統、副總統,建立總統府,取代國民政府。特點:工農民主,革命專政三、探索共和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19271949)1、土地革命時期蘇維埃政權的建立背景:19271930年夏,各級蘇維埃政權在革命根據地陸續建立。建立: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制定憲法大綱。中國蘇維埃政權所建設的是工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的國
7、家。蘇維埃全政權是屬于工人,農民,紅軍兵士及一切勞苦民眾的只有軍閥,官僚,地主,豪紳,資本家,富農,僧侶及一切剝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沒有選派代表參加政權和政治上自由的權利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三、探索共和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19271949)政權建設共產黨員非黨左派中間分子思考:抗日根據地為何采取“三三制”的政權模式?2、抗日根據地“三三制”原則背景: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逐步擴大。設立邊區政府,作為根據地政府;設置各級參議會,選舉政府委員;“三三制”原則,與黨外人士合作。目的: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從“工農”到“人民”)意義:鞏固
8、和擴大了抗日民主統一戰線,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2023浙江6月7)觀察下面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政府組織機構關系”圖,解讀正確的有邊區參議會邊區參議會邊區政府邊區政府邊區審批委員會邊區審批委員會專員公署專員公署邊區高等法院邊區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分庭高等法院分庭縣政府縣政府縣司法處(地方法院)縣司法處(地方法院)縣參議會縣參議會區公署區公署鄉政府鄉政府人民仲裁委員會人民仲裁委員會鄉參議會鄉參議會邊區參議會、政府、法院并立制衡 邊區政府委員由邊區參議會選舉產生邊區政權建設適應了土地革命的需要 邊區政權建設是抗日民主制度的體現A B C D命題點:抗戰時期中共的政治探索三、探索共和中國共產黨在根
9、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19271949)3、解放戰爭時期大行政區制度大區制:在解放區設置行政區,在行政區設置軍政委員會或人民政府,作為最高一級的地方政府機關,各自管轄若干省級及以下行政單位。意義: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19541954年年9 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兩大原則:人民民主、社會主義兩大原則:人民民主、社會主義一部憲法、兩大原則一部憲法、兩大原則1、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建設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四、確立、完善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和發展(1)提出2013年11月十八
10、屆三中全會確立目標2019年10月十九屆四中全會突出強調(2)堅持三個有機結合(3)總體評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四、確立、完善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十九屆五中全會加快推進2020年9月(1)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2)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突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
11、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3)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2023湖南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材料一 從從19481948年開始,中國共產黨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點的基層社會管理體系。接管各大城市后,年開始,中國共產黨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點的基層社會管理體系。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國共產黨廢除了保甲制度。參照鄉村經驗,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區、街三級行政管理體制,街政府成中國共產黨廢除了保甲制度。參照鄉
12、村經驗,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區、街三級行政管理體制,街政府成為最基層的行政機構。這種三級行政管理體制導致政出多門,效率低下,無法適應城市為最基層的行政機構。這種三級行政管理體制導致政出多門,效率低下,無法適應城市“集中集中”的特點。的特點。不久,街政府被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地進一步探索城市基層管理模式。不久,街政府被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地進一步探索城市基層管理模式。19541954年,國家頒布年,國家頒布條例,規定在城市基層設立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和群眾自治性組織居民委員會,正式確立街居條例,規定在城市基層設立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和群眾自治性組織居民委員會,正式確
13、立街居體制。通過街居體制,無單位、無組織的群眾被全部納入政府管理范圍。體制。通過街居體制,無單位、無組織的群眾被全部納入政府管理范圍。材料二材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基層管理體制發生很大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基層管理體制發生很大變化。1990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擴大了居委會職能,居委會可根據需要自行設立各種工作委員會。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組織法頒布,擴大了居委會職能,居委會可根據需要自行設立各種工作委員會。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單位人單位人”轉變為轉變為“社會人社會人”,“社區式管理社
14、區式管理”成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成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2000年,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頒布,標志著社區建設成為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年,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頒布,標志著社區建設成為城市基層社會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之外,社區還出現以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以及社會非營利的新方向。除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之外,社區還出現以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以及社會非營利性公益組織為代表的新興組織。通過居民會議議事協商和民主聽證等形式,社區各類主體都可以平等參性公益組織為代表的新興組織。通過居民會議議事協商和民主聽證等形式,社區各類主體都可以平等參與社區
15、公共事務和民主決策。與社區公共事務和民主決策。以上材料摘編自朱漢國主編當代中國社會史等以上材料摘編自朱漢國主編當代中國社會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城市基層管理體制變革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改革開放后城市基層管理體制的變化及其意義。(9分)17(15分)(1)政權性質變化;工作重心轉移;鄉村管理經驗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對城市基層管理體制的探索。(2)變化:居委會職能擴大;社區管理模式出現。意義:保障政令暢通,推進城市基層民主的發展;適應了市場經濟的需要,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穩定社會秩序。命題點:新中國的基層治理、城
16、市管理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民國時期的政治制度(19121912年年19491949年)年)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1912年年1 1月月-1912-1912年年4 4月)月)北洋政府時期的政黨政治(1912-19281912-1928)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81927-1948)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政黨政治開始出現轉折:“宋案”結果:袁世凱復辟始末“訓政”時期:頒布訓政綱領“憲政”時期披著“憲政”外衣的“獨裁”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國共對峙時期(1927-19371927-1937
17、)革命根據地的建設抗日戰爭時期(1931-19451931-1945)抗日根據地的建設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91946-1949)抗日根據地的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實踐:行政區的建立理論:論人民民主專政的發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協制度、民族自治、基層自治(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創立共和破壞共和探索共和確立完善共和國家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1840年 1898年改革科舉廢除科舉學堂選官留學生選官文官考試制度確立近代公務員制度建立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1905年1912年 1913年1933年1949年1993年2005年民國時期(建立)晚清時期(應變
18、)新中國時期 (完善)第二部分: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吏選拔與管理南京臨時政府依據依據措施措施影響影響北洋政府時期方式方式內容內容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建立建立特點特點局限局限二、民國時期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以考試制度為主,五權憲法框架建立考試院,文官培養、任用、監察進一步奠定近代中國文官制度基礎,對民國文官制度產生重要影響考試和甄別考試:1913年初,頒布文官考試法草案,文官考試制度建立標志甄別:舊人事制度向現代文官制度轉變措施,保持行政連續與穩定性1929年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和考試法,1933年頒布公務員任用法選官實施過程中漏洞百出,任用親信、拉幫結派現象始終無法禁絕孫中山文官考試思想
19、主張,以法律條文形式得到確立;以北洋時期文官制度為基礎,繼承、吸收了中國傳統考試監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精華;公務員選任由考試院負責;允許女子參加考試,具有開放性和平等性;效仿北洋甄別審查措施任用1、干部制度干部的含義“干部”一詞是外來語。1949年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和解放區,“干部”指在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及革命團體中擔負一定領導責任的人員,以及在共產黨領導的蘇維埃政府、邊區政府、工農民主政府中擔任一定公職的人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干部”一詞的含義變化不大:主要指中國共產黨組織、國家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國營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歷史縱橫民主革命
20、時期:統一管理干部制度演化的歷程建國初:沿用發展:分類管理改革開放后:初步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完善)十八大后:規范化、制度化、廉政建設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新中國公務員制度的發展歷程1993年:開始推行2005:正式形成2006:發展完善思考:在干部制度改革中,為什么要建立公務員制度?意義何在?2、公務員制度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原因:(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2)繼承傳統和借鑒西方文官制度意義:(1)為國家管理隊伍提供活力(2)有利于促進民主化法制化建設(3)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3、現代中國公務員制度與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區別角度西方文官
21、制度中國公務員制度法定范圍多數國家公務員僅指中央一級,不包含地方政府公職人員我國公務員不僅包含中央一級還包括地方各級選用標準注重通才或專才明確提出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兩官分途“兩官分途”各級各類公務員根據需要可以相互轉任政治原則堅持“政治中立”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服務對象服務政府服務人民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認識:1.沒有一成不變的制度,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制度。2.現代公務員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推動了各項事業的發展。我們要堅定制度自信!初創:20世紀50年代重創:“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嚴重破壞進一步加強:20世紀90年代至2010年新發展:改革開放初期(20世紀80年代)啟
22、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全面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年)思考:對憲法修正案中改“制”為“治”的一字之差的認識?基礎、前提條件立足點、歸宿法律制度的簡稱,屬于制度范疇,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法律統治的簡稱,是治國的原則和方法,相對于“人治”,強調依法辦事、法律至上,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第三部分: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一、從“法制”到“法治”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一、從“法制”到“法治”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 階段階段內容內容 意義意義20世紀50年代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憲法、組織法初步奠定中國法治建設基礎修改憲法、刑法、訴訟法、企業法
23、合同法法治建設進入新時期“法治國家”、“尊保人權”入憲法治建設進一步加強憲法修正案反恐怖主義法、國家安全、網絡安全、中.民法典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1949年共同綱領、政府組織法、協商會議組織法開始法治建設歷程憲法主體曲折發展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注重實踐根本特征:中國特色繼承發展閱讀材料,體會依法治國的重要性。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
展開閱讀全文